“宅”在家买买买?这些“网购雷区”要避开

因疫情许多人宅在家中,网上购物的行为普遍,许多不法人员皆由此行骗,近来网络诈骗事件增多。日前,兴宁一位薛小姐不幸掉进了骗子们精心设计的“网购雷区”。

案件详情:2020年4月3日,兴宁市公安局接到薛小姐报警,称一个自称“众安保险”理赔人员打电话给她,告知薛小姐购买的奶瓶有质量问题,可退款,并以双倍赔偿为幌,让薛小姐与客服联系。薛小姐按照对方提示,在多个借贷平台借款,多次转账共计15590元人民币到对方指定的农业银行账户,后发觉被骗,马上报警。

诈骗套路:像这类以“退款”为由,实施钓鱼诈骗的案例不在少数。这类案件中,诈骗分子在受害人通过网站购物后,发送一条商家电话或者短信提示,以商品没货、有质量问题等理由要求给被害人退款。接着诈骗分子冒充“售后”、“客服”,通过QQ等途径,假借证明身份、提升信用、提款二维码等手段诱骗被害人将钱汇到骗子的账户中;或者要求被害人提供银行卡、密码、身份证信息、支付宝信息等,趁机盗刷被害人银行卡、支付宝等上面的存款。

“宅”在家买买买?这些“网购雷区”要避开

兴宁警方提醒,网络购物陷阱多,不练点“排雷”技术可不行。以下几类网购交易类诈骗“雷区”近期比较常见,请广大“剁手党”注意“避雷”。

1、预购诈骗

不法分子借助“提前购”、“预售”为诱饵,向用户发送木马链接。除了植入木马、钓鱼网站外,还有骗子会在“预售”活动上做文章,骗取买家“定金”。

2、虚假红包诈骗

各大电商平台通过派发红包的形式来进行促销活动,不法分子制作有木马病毒的虚假红包,借机在QQ群、微信群等互动平台里派发,从而盗取受害人个人及银行卡信息。

3、退款诈骗

骗子冒充客服或店主,以单子出现“调单”、“卡单”等为借口,故意说没有收到款项或者说可以退款欺诈事主,随后再要求事主提供银行卡账号等。

4、会员取消诈骗

骗子捉住了事主害怕被乱收费的心理,以帮事主取消会员资格为借口,轻易取得事主银行卡等信息。

5、快递诈骗

骗子们会从非法渠道获得客户信息、假冒快递单等,随后冒充快递员提前联系事主,以商品在快递中出现问题为由,向事主进行赔偿。一旦在虚假网站上填写个人信息等,就极有可能被骗子骗取钱财。

6、中奖免单诈骗

虽说“中奖”骗术已经老套过时,但每当它重出江湖时,总有人上当受骗。不法分子正利用网友的这一心理,在“双十一”期间冒充网店,声称回馈客户搞“中奖免单”,把老骗局翻翻新,继续诈骗。

【全媒体记者】张柳青

【通讯员】兴公宣

【作者】 张柳青
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