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互联网
近日打算减肥的朋友网购了10斤紫薯,到货时有多个潮湿长虫,上称还只有6斤,描述与实物严重不符!给了卖家差评后,原以为会打电话过来询问调解,但等来的却是,200多个垃圾电话。
这好像和印象中的常规操作不太一样,以前给了差评,卖家都会先联系,进行沟通协商求解决。拜托前不久在易佰店买了个女装店的朋友,才知道原来他的
个人信息被挂上了贴吧,还被贴上了“差评师”的标签。
朋友表示特别无奈,网购年龄超过10年,加起来给的差评却不超过10个,自认问心无愧,如今却落得一个个人信息被曝的下场,真是太让人寒心了。
俗语言“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”,在网上买的东西多了,总会买到几个描述与实物不符的东西,不喜欢的话可以直接与客服沟通退换货。相信大部分商家都能理解,并耐心服务解决好这些问题,善解人意的商家比蛮不讲理的还是要多的多。
”这一板块的设立,出发点还是很好的。为了让后来购买的消费者,能更好的了解到商品的优缺点,并用此方法对商家形成一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,为店铺带来良性循环。但如今演变成这样,是否意味着,已经失去了评价的意义?
经营多年网店的商家表示,这种曝光的方式,的确是不正确的,应该与买家进行及时沟通,将问题解决好。但对于同行的这种行为,还是表示是可以理解的,因为这些恶意的差评,给店铺带来的影响很不好。将真正的差评师曝光,也能起到一个防范作用。
其实,无论是不是差评师,这样不理智的处理方式,都是不可取的。电商平台也有明确的规定,卖家不允许公布用户的个人信息,受到投诉会导致封店。更重要的是,这种行为也是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。比起“操作”评价,更应该用质量取胜。如果商品做的足够好,好评自然会比差评多。很多网友表示不相信会真的曝光信息,这只是商家的“威胁方式”,并不会真的去做,他们也不敢这做。你怎么看?有没有买到过差别很大的商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