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民网购需要擦亮双眼

齐齐哈尔新闻网4月2日讯(廉玉晖)“多亏消协介入,否则,我这400多元就打水漂了。”3月29日,我市消费者梁先生跟记者讲述在朋友圈团购的遭遇。

2月6日,梁先生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个“团购口罩”的促销信息,梁先生付款之后获得一个电子链接,他点击并填写了配送信息。“当时没有留意,也没截屏。”梁先生说,一直到2月27日上班,他要用的口罩也没等到。梁先生找到陌生微友,谁知微友也是转发的。无奈,他间接找到微商平台,平台称无货,要退款就得收取20%的手续费。梁先生表示无法接受这笔毫无理由的手续费。为此投诉到市消协。在市消协多次电话讲法,协调当地监管部门情况下,该微商平台全额为梁先生退了款。

而投诉到市消协的张大爷维权就搁浅了。疫情期间,他和老伴通过微信朋友圈买了138元的橙子和580元治眼病的保健品。货品是收到了,却不是商家描述的样子。一筐30斤的橙子只有22斤,还有六七个烂的,眼药对眼睛也根本没啥作用。找到生鲜平台,商家言辞犀利,称生鲜类商品不能7天无理由退货。售卖保健品的是个人圈人、人传人式的代理购物,由于没有保留购物凭据,无法维权。

市消协提醒,微信是社交平台,而非购物平台,消费者通过微信朋友圈购买商品属于私人交易,一旦发生纠纷,维权处理会比较棘手。

拿“朋友圈生鲜交易”来说,极容易出现质量问题。生鲜产品本身对储存、运输都有一定要求,而朋友圈购物后“散装”分配后,缺斤短两、配送时间、运输条件、售后赔付等线上购物的诸多要素都不可控,微商交易风险较大。朋友圈购物没有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,远不如大的电商平台有支付平台、有暂缓支付款项、平台客服介入等制约诚信手段。总之,所加的“微商好友”只是一个昵称,介绍者对其也没有任何约束力,维权非常麻烦。

市场监管部门、消协提醒市民,网购消费前应仔细阅读商品详情、无理由退货范围、发货时间、退货退款方式及运费政策等,以免日后产生损失或纠纷。应选择正规网购平台,尽量不要通过朋友圈或其他私人渠道购买防疫等物品。如果掉进陷阱,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,以及保留好双方的“交易截图”,为维权提前做好功课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