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对当前网购快递包裹不能及时收到的问题,3月6日,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刘君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予以回应。
刘君表示,在疫情期间,邮件快件的时效不能有效保证有几方面现实原因。首先是邮政快递企业属于网络型的企业,受疫情管控政策的影响,现在的产能恢复区域不够平衡,像湖北等一些地区的分拨中心、市级处理场所、末端营业网点还没有恢复正常运营,对全网的畅通运行造成了直接的影响。
同时,疫情期间部分社区和农村地区管控比较严格,快递小哥无法正常的进行投递,尤其现在一些智能快件箱不能有效使用,现在智能箱的利用率很低,目前使用率是47.1%,这直接影响了投送效率。此外,疫情期间部分电商的上游中小企业的产能恢复也不平衡,有一些消费者已经下单了,但不能及时生成包裹,这对整个时限也造成一些影响。
刘君表示,为保证服务质量,国家邮政局要求寄递企业要切实保障人员、运力、设备等生产能力,加强对邮快件合理时限的管理和调度,要优先处理因疫情造成的积压件、问题件。
下一步,国家邮政局将继续做好邮政快递在疫情服务保障方面的支撑作用。保持防疫物资运输寄递“绿色通道”的畅通无阻,为疫情防控一线及时高效地配送所需的物资。同时,要优先承接封闭管理区域居民基本生活物资的配送,集中力量开展农副产品进城的寄递服务,助力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问题。因为农产品有保存时限的问题,现在疫情对农产品进城影响比较大,最近我们重点是打通这方面的堵点,畅通循环渠道。
同时全力推动行业复工复产工作。继续分阶段推进落实快递业的复工复产工作,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不断提高产能的水平。现在我们初步预测,到3月中旬,除湖北以外,全网基本能恢复到常态。在这个基础上,我们还积极与主要的电商平台企业进行沟通,加强合作的效果,指导中小快递企业用足用好一系列惠企支持政策。同时,我们还高度关注国际网络畅通问题,大力拓展国际邮件快件运输和中转渠道。
此外,国家邮政局将围绕畅通生产、流通、消费循环体系的需要,以邮政快递进村、进厂和出海“两进一出”工程为抓手,进一步提升我国邮政快递网络服务能力,增强核心竞争力,推动邮政快递业向更高层次、更广领域、更大范围拓展和延伸。
南都记者 吴单 发自北京